【研教卓越】轻工学院举办第177期“博学笃志”硕博论坛
日期:2025-11-07 | 阅读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落实学校“先锋计划”,积极推动“研教卓越”行动计划见行见效,着力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营造学院浓厚的学术氛围,近日,轻工学院在滨海校区3-101、3-102举办了第177期“博学笃志”造纸和包印方向硕博论坛。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闫家玮、任静主讲造纸方向,2023级硕士研究生腊楠楠、朱磊主讲包印方向,各年级研究生近100人参加活动。
闫家玮同学研究了复合锂电隔膜的湿法抄造制备与应用。该研究主要围绕PET-天丝复合隔膜展开,涵盖PET-天丝复合基材制备与表征、复合隔膜制备与性能研究及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三大核心内容,创新地采用了绿色可降解天丝纤维改性传统PET,制备结构性能优异的复合基材以替代商用PET基材,并结合基材特性开发适配涂料及涂布工艺,通过优化配方、孔隙结构等实现表面结构精准调控,提升了隔膜剥离强度、离子传输性等性能。本研究采用湿法造纸工艺制备PET-天丝复合陶瓷涂覆隔膜,探究纤维尺寸等对性能的影响,为无纺布隔膜开发提供技术支撑,从而高效地提升了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与使用寿命。

任静同学对纤维素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及其阻燃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纤维素气凝胶因可持续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备受关注,该研究通过集成结构设计与多组分协同策略,成功制备出具有定制结构的各向异性多功能纳米纤维素复合气凝胶。经形貌、机械强度等多方面综合表征,证实了材料的多功能性,同时具备较低径向导热率、良好的机械回弹性和疏水性能。该研究为开发先进多功能气凝胶提出了可行策略,在热管理与防火安全应用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与潜力。

腊楠楠同学分享了他在3D打印聚氨酯基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应用方面的深入研究。该研究成功合成具有优异柔韧性和生物相容性的UV固化聚氨酯,系统探究了不同IBOA含量、扩链剂及多元醇类型(HTPB、PTMG、PCL)对聚氨酯的影响;通过优化3D打印工艺并引入MXene,成功制备出具备高灵敏度、快速响应、良好稳定性及耐水洗性能的S-PUM传感器,适用于复杂形变的可靠监测;所开发的3D打印聚氨酯基传感器在多个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为柔性电子器件的个性化制造提供了新思路。

朱磊同学对水果保鲜的功能性聚乙烯醇复合薄膜制备与性能进行研究。传统塑料薄膜造成“白色污染”且依赖石油资源,而纯聚乙烯醇(PVA)薄膜存在耐水性差、机械性能不足等问题。他们以PVA为基材,添加木质素、柠檬酸和姜黄素制备复合薄膜。木质素增强力学性能,使拉伸强度达16.63MPa;柠檬酸促进交联,降低水蒸气和氧气透过率;姜黄素赋予薄膜优异性能,DPPH 自由基清除率 93.35%,对大肠杆菌抑菌率 87.51%。小番茄保鲜实验显示,该薄膜包装的小番茄 14 天后失重率仅 9.85%,表面硬度下降 7.13%,还能延缓营养流失,常温保质期延长至 14 天。这项研究为绿色包装提供新思路,推动水果保鲜行业可持续发展!

汇报结束后,大家积极地围绕主讲人分享的内容进行讨论和互动,现场气氛活跃。同学们普遍反映,这些分享让他们的思维得到了拓展,收获颇丰。
“博学笃志”硕博论坛活动作为轻工学院研究生学术交流品牌活动,为学院广大研究生提供了拓宽眼界、交流思想的平台。未来,轻工学院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积极为研究生的全面发展搭建平台,引领同学们将学术研究扎根产业,把创新成果写在生产第一线,以先锋姿态、先锋作为,努力创造先锋业绩,为轻工行业高质量发展和学校建设多科性特色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