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实践建功】青春支教传薪火,夏日课堂筑梦想--轻工学院“筑梦轻春课堂”公益助学团队暑期支教活动圆满结束

日期:2025-08-06 | 阅读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积极落实学校“先锋计划”,聚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素质能力提升,为乡村孩子们带去新的学习体验和成长机遇,713-725日,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筑梦轻春课堂”公益助学团队赴河南商丘大赵楼小学组织开展了暑期支教活动。团队将专业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素质课程,为乡村孩子们带去了兼具知识性与实践性的学习体验。

红色铸魂:让少年脊梁浸润爱国底色

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增强小朋友们的家国情怀,团队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先烈故事”主题宣讲活动。在课堂上,团队成员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史料,向孩子们讲述了我校杰出校友——1992届毕业生朱颖烈士的英勇事迹,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红色主题教育课,鼓励孩子们学习朱颖烈士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通过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孩子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在心中种下了爱国、爱党、爱家乡的种子。

健体协作:在运动欢歌中凝聚团结力量

为增强学生体质,团队还带着孩子们学习了五步拳,带领孩子们从一招一式中感受传统武术的刚柔并济与律动之美;为了提升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团队组织学生开展主题为“夏趣大挑战”的趣味运动会,设置了拔河比赛、动力火车、数字抱抱等多项趣味运动项目。运动会上,志愿者与学生们携手组队,共同参与角逐,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默契配合,积极发挥个人智慧与团队合力,孩子们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与快乐。

扎染寻色:用指尖创意触摸非遗温度

团队志愿者们依据孩子们的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巧妙设计扎染体验、创意装饰等多样特色课程,力求让参与者在触摸传统的过程中,领略非遗魅力,绽放想象光彩。课程伊始,志愿者老师们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孩子们讲述了扎染的由来、技艺演变以及它所蕴含的民族智慧与文化底蕴。孩子们选取色彩各异、质地独特的布料,全神贯注地进行捆绑、折叠等创作步骤。不仅如此,志愿者老师们还带领孩子们将完成的扎染作品进行裁剪拼接,搭配流苏或珠子等饰品,缝制成为别致的手帕、挂饰,让传统工艺在手中焕发新的生机。

纸韵传承:以千年技艺培育文化自信

志愿者们结合孩子们的认知特点和实践能力,精心策划纸文化科普、古法抄纸等系列特色课程,意在让参与者在触摸纸张的过程中,感悟文明传承,培育文化自信。课程开启,志愿者老师们以生动鲜活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了纸的发明历程、发展脉络以及它所承载的文明记忆与文化价值。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体验古法抄纸的技艺,专注地进行舀纸、晾晒等步骤,感受纸张诞生的奇妙。此外,志愿者老师们还引导孩子们将亲手抄制的纸张进行创意加工,或绘制图案,或裁剪成别致形状,或加点花草进行装饰,让古老的纸文化在指尖绽放新的光彩。

团队志愿者们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学生特点及所学专业优势,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将五育内容与专业实践深度融合。此次特色实践课堂活动是“筑梦轻春课堂”公益助学团队在河南商丘大赵楼小学开展“描绘新蓝天暑期夏令营”的重要组成部分,4个主题活动共覆盖小学6个年级,累计50余人次参与,完成各类手工制品20余件,团队成员累计服务时长230余小时。这次专业特色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了纸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实现了专业知识与公益教育的有机结合。

今后,轻工学院“筑梦轻春课堂”公益助学团队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领更多轻工学子把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社会发展大局,立足学科专业优势特色,积极践行“先锋行动”、涵养“先锋文化”、构建“先锋生态”、彰显“先锋气派”,用实际行动弘扬志愿精神、争做公益先锋,在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路上不断实践、不断创新,努力为乡村教育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