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研教卓越】轻工学院举办第180期“博学笃志”硕博论坛

日期:2025-11-17 | 阅读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落实学校“先锋计划”,积极推动“研教卓越”行动计划见行见效,着力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营造学院浓厚的学术氛围,近日,轻工学院在滨海校区中院3号楼101102教室举办了第180期“博学笃志硕博论坛。2023级硕士研究生王慧牛喆宇主讲造纸方向张春玲刘鹤松主讲包印方向,杨秋林老师出席点评各年级研究生近100人参活动。


    王慧同学系统介绍了聚焦桉木预水解液中木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LCC)的生物活性研究及其应用。LCC是从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中提取的高聚物,由疏水木质素与亲水多糖片段构成,具备生物相容性、可调节疏水性与亲水性、吸附性等特性,还表现出抗菌、抗病毒、抗UV等多种生理活性,是生物医用材料的潜在资源。研究内容围绕不同LCCLCC-AcOH含量的水凝胶与复合膜展开,旨在通过制备并测试其性能,探究其生物活性,为其在伤口敷料、生物医用膜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响应生物质资源高效利用的需求。

牛喆宇同学分享研究以未漂白竹材化学机械浆为原料制备防油纸原纸,通过先后表面涂布聚乙烯醇(PVA)和醋酸纤维素(CA),探究不同涂布量对纸张防油、防水、热稳定性能及厚度、透气度的影响。表面形貌分析显示,PVACA在纸张表面成膜性优异,可覆盖纸张孔隙,且随涂布量增加纸张表面逐渐光滑。采用双层涂布工艺,当PVA 涂布量为20.1 g/m²、CA涂布量为12.25 g/m²时,与原纸相比,纸张撕裂度、耐破度、抗张指数分别达2.01 mNm²/g2.94 kPam²/g51 Nm/g,厚度从172μm增至226μm,透气度从81.4μm/(Pa s) 降至0.0030μm/(Pas),防油等级达12级,同时具备较好的机械、防水及防有机溶剂性能。

刘鹤松同学的研究课题是纸浆模塑横观各向同性本构模型的构建及应用。以甘蔗浆纸浆模塑制品为研究对象,通过XYZ三方向的拉伸、压缩、剪切试验,获取弹性模量、抗压强度等关键力学参数,明确其横观各向同性特性,并结合应力-应变曲线与微观形貌,阐明不同纤维方向下的材料破坏模式。基于试验数据与破坏模式,在经典弹塑性理论框架下,构建涵盖横观各向同性弹性理论、Yamada-Sun屈服准则等的三维弹塑性本构模型,通过Fortran语言编写UMAT子程序,经ABAQUS验证模型准确性。此外,将该子程序应用于白废浆、灰废浆等不同材质纸浆模塑制品的有限元分析,针对三种结构样开展压缩载荷下的模拟,借助等效应力/应变云图及损伤变量分布,揭示关键部位失效模式与损伤扩展路径,为纸浆模塑运输包装结构设计预测提供理论支撑。

张春玲同学的研究课题是3D打印纤维素基水凝胶传感器的制备与研究。研究以AM为基底材料,通过引入交联剂MBA构建稳定的三维网络结构,从而增强水凝胶的机械性能。同时,利用PVACNT之间的氢键和范德华力协同作用,有效抑制CNT团聚,进一步提高其导电性能。此外,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CNC进行硅烷化处理,并将改性后的K-CNC引入体系,不仅增强了网络结构与力学性能,也促进了CNT的均匀分散。这种物理与化学交联的协同效应,显著提升了水凝胶的综合性能,使其成为柔性电子器件及复杂结构3D打印应用的理想候选材料。

汇报结束后,大家积极地围绕主讲人分享的内容进行讨论和互动,现场气氛活跃。杨秋林老师针对主讲同学的报告内容进行了点评,并对接下来的课题研究给予了宝贵指导。

博学笃志硕博论坛活动作为轻工学院研究生学术交流品牌活动,为学院广大研究生提供了拓宽眼界、交流思想的平台。未来,轻工学院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积极为研究生的全面发展搭建平台,引领同学们将学术研究扎根产业,把创新成果写在生产第一线,以先锋姿态、先锋作为,努力创造先锋业绩,为轻工行业高质量发展和学校建设多科性特色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