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 网信举报
  • 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介绍
    历史沿革
    学院领导
    机构设置
  • 师资队伍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
    讲师(助理研究员)
    实验员
  •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科研平台
    科研团队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合作交流
  • 学科建设
    学科介绍
    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学位授权点
    硕士学位授权点
  • 本科生培养
    招生信息
    培养方案
    课程建设
    实践教学
    教学平台
    专业评估
  • 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招生信息
    研究生专业介绍
    研究生培养方案
    研究生导师
  • 党建文化
    组织构架
    理论学习
    先锋模范
    党风廉政
    群团工作
    师德师风
  • 学生工作
    团学工作
    学生风采
    创新创业
    就业工作
    特色工作
    校友工作
  • 资料下载
    教师管理文件
    学生管理文件
    教学文件
    科研文件
  • 团学工作 +
    学生会
    研究生会
    学生活动
  • 学生风采 +
  • 创新创业 +
  • 就业工作 +
  • 特色工作 +
  • 校友工作 +

学生工作

  • 团学工作 +
    学生会
    研究生会
    学生活动
  • 学生风采
  • 创新创业
  • 就业工作
  • 特色工作
  • 校友工作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风采

中国网报道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姚远同学支教事迹

日期:2019-11-30
         10月17日,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中国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以“2019国家扶贫日大学生支教系列报道--讲述支教故事 展现学子风采”为主题对天津科技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描绘蓝天支教团副社长姚远同学的支教事迹进行报道。

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中国网10月17日讯 成立于2008年描绘蓝天支教团,团队累计有近11000小时的支教服务时长,累计服务学生千余人,服务范围遍及四川、甘肃、贵州等多个省份。2019年,描绘蓝天支教团共写支教日记270篇,听课报告72份,家访报告8份,共拍摄照片4726张,视频147段,记录着支教的点滴。

坚守支教 圆梦未来

  描绘蓝天社团副社长姚远,是天津科技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轻化工程专业的学生,他从小在农村长大,在村子里每年都有刚毕业的大学生老师来为孩子们授课,从那时起,他就对支教活动有一种向往,随着年龄增长,热情愈加强烈。

  姚远一直参与天津科技大学描绘蓝天协会组织的与支教相关的各项活动,大学入学后连续两年与支教团员们前往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甘龙镇友杠村开展暑期支教活动。支教前期,他组织描绘蓝天爱心募捐和慈善义卖活动,为贫困地区儿童筹得善款3000余元,多次组织研讨会,设计国学、数学、英语、科学、美术、音乐等传统课程,并开创“半日营”新型课程,设计“家与国”、“分类吧,垃圾”等主题教育活动,两年来,他累计授课共80课时,近600小时的支教服务时长,服务范围遍及友杠村附近10个村落,让近百个家庭受益。

  在甘龙镇东南部友杠村支教的艰苦日子里,他劈柴生火,大锅做饭,以桌为床,以校为家。在2019年暑期支教中他担任三四年级班主任和六年级数学老师。课上,他改变授课方式,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课下,他认真备课并根据教学进度不断修改教案。平时他会培养孩子养成讲卫生、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并在班会课上强调尊重他人和自尊自信。在完成日常教学任务的同时,他组织并参与家访活动,对孩子们深入了解。此外,他还组织开展文艺汇演、趣味运动会和画展,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从实处做到助力儿童成长。

  当地的孩子们为了表达不舍的心情陆续送来卡片,上面写满了对支教老师的感谢。正是这种浓厚的支教情,让他更加坚信支教之路永远不能停止。

爱心支教,带来关爱与希望

  连续两年与支教团员们前往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甘龙镇友杠村开展暑期支教活动。支教前期,他组织描绘蓝天爱心募捐和慈善义卖活动,为贫困地区儿童筹得善款3000余元,多次组织研讨会,设计国学、数学、英语、科学、美术、音乐等传统课程,并开创“半日营”新型课程,设计“家与国”、“分类吧,垃圾”等主题教育活动,两年来,他累计授课共80课时,近600小时的支教服务时长,服务范围遍及友杠村附近10个村落,让近百个家庭受益。

  在甘龙镇东南部友杠村支教的艰苦日子里,他劈柴生火,大锅做饭,以桌为床,以校为家。在2019年暑期支教中他担任三四年级班主任和六年级数学老师。课上,他改变授课方式,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课下,他认真备课并根据教学进度不断修改教案。平时他会培养孩子养成讲卫生、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并在班会课上强调尊重他人和自尊自信。在完成日常教学任务的同时,他组织并参与家访活动,对孩子们深入了解。此外,他还组织开展文艺汇演、趣味运动会和画展,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从实处做到助力儿童成长。

  当地的孩子们为了表达不舍的心情陆续送来卡片,上面写满了对支教老师的感谢。正是这种浓厚的支教情,让他更加坚信支教之路永远不能停止。

  生在天津、长在天津的任克营曾担任策勒县第三幼儿园支教小组组长、临时团支部书记等职务,他来自天津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作为援疆实习支教大学生的一员,他时刻牢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策勒县教育事业挥洒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一句催人奋进的口号,成为了任克营决心来到新疆实习支教最大的动力。每年寒暑假都会走进乡村、走进企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用脚步丈量青春”也成为了他大学四年的真实写照。恰逢学校招募天津市第三批实习支教团成员,他没有一丝犹豫,踊跃报名参加。

  他所在的支教点是策勒县第三幼儿园,面对这一群“特殊”的孩子们,他深知,短短的三个半月的时间,知识的传授是有限的,但是习惯养成和爱国情感培育的影响是深远的。于是,他在完成好规定教学任务的同时,平时更加注重培养小朋友们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通过讲述小故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小朋友们的爱国情感。从第一天跟小朋友们见面被小朋友们围着拳打脚踢的“攻击”,到现在小朋友们跟他说“任老师我们爱您”、“任老师我想跟您去天津”,这样的转变背后,是他对小朋友们无私的爱与关怀。生在天津、长在天津的任克营曾担任策勒县第三幼儿园支教小组组长、临时团支部书记等职务,他来自天津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作为援疆实习支教大学生的一员,他时刻牢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策勒县教育事业挥洒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他以优秀共青团员的身份,来到策勒县策勒乡中心小学进行主题宣讲,他围绕“爱国”这一关键词,与其他大学生宣讲员一起,分别从五四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等方面,为当地的小学生打开了一扇认识祖国、认识世界的窗口。宣讲结束后,班级里的小朋友纷纷围着他问道:“哥哥,你什么时候还会再来给我们上课呀?”精彩的宣讲也赢得了策勒乡中心小学校长和老师们的肯定。

  支教的经历一生难得,他始终怀揣“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珍惜在策勒支教的每一天,认真踏实完成好每一项工作任务。青年人有朝气,共产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他都会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诠释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用激情演绎青春,用奋斗奏响美丽的青春之歌。

 

原文链接:

 

 

http://t.m.china.com.cn/convert/c_vxTmYfBL.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地址: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三大街9号,300457,邮箱:qgxy@tust.edu.cn

电话:022-60600809(学院办公室);022-60601854(学生工作办公室)

版权所有:天津科技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